在全球化浪潮持续推进的背景下,企业出海正从“可选项”逐步转变为“必由之路”。香港作为衔接东西的法治高地与金融枢纽,依托其成熟的法律体系与国际化的制度环境,成为企业拓展全球布局的关键支点。2025年11月6日,由北京市邦盛律师事务所(“邦盛”)主办的“2025企业出海法律风险管理实务系列论坛(香港篇)暨邦盛国际法律专业委员会成立仪式”在邦盛北京总所成功举办。论坛汇聚多位跨境法律领域、行业协会专家,以及已在或计划出海的企业嘉宾,围绕中国企业出海过程中的核心法律风险与全球策略展开深度对话,共同擘画跨境发展的新蓝图。

论坛伊始,邦盛主任彭友谊律师、北京市海淀区律师协会会长杨明、北京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秘书长李扬先后致辞。彭友谊律师表示,在当前全球化格局下,中国企业出海机遇与挑战并存,专业法律服务作为“护航舰”至关重要,本次论坛及专委会的成立,是邦盛致力于构建全球化法律服务能力、赋能企业行稳致远的重要战略举措。

杨明会长强调了提升跨境法律服务能力的紧迫性与战略性。他指出,这一趋势是海淀律师行业把握全球化脉搏、服务国家开放大局的必然方向。他期待邦盛能在此进程中勇担重任,将专业优势转化为可依赖的护航力量,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从风险预警到争端解决的全链条支撑。

李扬秘书长则深入剖析了成功出海的支撑要素。他指出,单一的法律服务已不足以应对全局挑战,必须推动“法律先行、金融赋能、政策引导”的协同发力。他对邦盛搭建的交流平台表示高度认可,认为这正是促进多方对话、凝聚合力的关键一步,展望未来,需要共同构建一个全要素护航的生态系统,为企业出海扫除障碍、提供保障。
在随后的主题分享环节,多位资深专家奉献了鞭辟入里的洞察:

邦盛大湾区律师Dillan SUM(沈龙)以“出海首站与跳板选择:利用香港法律及制度优势布局全球”为题,解析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普通法地区的独特优势,为企业全球化初期布局提供指引。

北京成希咨询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史楠以“2026中企出海落地前瞻指南”为题,从目的地选择到合规实操,为企业勾勒未来出海的清晰路径。

邦盛合伙人刘贝律师通过“泡泡玛特案例”,生动阐释了全球知识产权布局的复杂性与风险防控要点。

邦盛合伙人暨欣然律师聚焦“出海深水区”,探讨了跨境投资中的现实困境与系统性解决方案。

邦盛外籍顾问Edward J. Epstein(叶德华)大律师结合实战经验,分享了“跨境争议致胜之道”,解析国际仲裁与香港诉讼的策略选择。

民生商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朱君从金融视角出发,阐述如何以创新工具“护航中企出海”,彰显产融结合在全球拓展中的价值。

北京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罗倩瑶系统介绍了从“合一”出海服务联盟到京港洽谈会等平台如何“为出海企业保驾护航”,体现服务体系化建设的支撑力量。

论坛的重要环节,邦盛国际法律专业委员会揭牌及聘任仪式随即举行。邦盛主任彭友谊律师与管理合伙人李寅武律师共同为专委会揭牌,标志着这一专业平台正式启动。随之,委员会主任、副主任、高级顾问、秘书长及副秘书长等成员依次获颁聘书。该委员会的设立,标志着邦盛在法律服务国际化与专业化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。未来,专委会将整合跨境法律资源,构建覆盖投资、融资、知识产权、争议解决等多维度的服务体系,为企业“走出去”提供持续、系统而深入的支持。

首场论坛的成功举办,为系列探讨写下了精彩的开篇。以此为序,邦盛将以国际法律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为新起点,凭借国际法律专业委员会的专业力量,持续深耕跨境实务,扎实护航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征程。